台灣原住民族群(見圖,
,本報資料照片)傳承源遠流長,
,中華民國政府遷移台後,
,內政部於1954年3月14日公布台灣省山地9族,
,之後獲正名族群漸增,
,迄今全台共有16族原住民。從1650年荷蘭統治時期起就有變革。隨著政權更迭,
,原住民就有不同的樣貌與稱謂。台灣原住民分布全台,
,族群由數個語言及生活方式不同的部族構成,1954年公布的山地9族,包括泰雅族、賽夏族、布農族、鄒族、魯凱族、排灣族、卑南族、阿美族、和達悟族。隨著文化意識上揚,1994年憲法增修條文將「山胞」正名為「原住民」,以表達對原住民族地位及權益的重視。原住民也不斷尋求正名,迄前年再增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共為14族。原本屬於鄒族的「拉阿魯哇族」及「卡那卡那富族」,去年積極爭取正名成功,獲行政院核定成為台灣原住民族第15、16族。新增這兩族人口由於僅數百人,尤其拉阿魯哇族語言在部落裡幾乎都不使用,族人有很大的文化危機感,因此才積極爭取正名。並非每一族群都得以爭取正名,西拉雅原民事務推動會申請正名,去年3月被駁回,向行政院提訴願同樣遭駁回,族人於是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提行政訴訟,爭取正名還在努力中。原住民從原本的山地9族,增加迄今16族群原住民,不只是對原住民語言、宗教、信仰、及文化傳承的重視,象徵台灣已是多民族多族群文化的社會,更應好好珍惜多元文化、互相尊重。,
一名年約70歲的婦人平時都會到公園跳舞,
,跟著大夥兒扭動身軀,
,但近期卻出現背痛情況,
,她到醫院就診,
,才發現腰椎第一節的脊椎體已經壓扁,
,導致壓迫到神經。(亞大附醫提供)中央社記者廖壬楷傳真 105年9月18日
一名年約70歲的婦人平時都會到公園跳舞,
,跟著大夥兒扭動身軀,
,但近期卻出現背痛情況,她到醫院就診,才發現腰椎第一節的脊椎體已經壓扁,導致壓迫到神經。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脊椎中心主任余榮光指出,年長者本身因骨質較為疏鬆,加上椎間盤硬化沒有彈性,一旦瞬間彎腰或扭動的壓力太大,就很容易造成脊椎壓扁的症狀。余榮光表示,如果沒有立即治療,會造成壓迫情況更嚴重,出現駝背、神經壓迫、下肢麻痺等症狀,進而影響人際關係與心理健康,對長輩而言十分嚴重。余榮光也建議,老人家無論是運動或搬運物品,事前都必須先熱身,並秉持舞蹈動作要慢、身體轉動角度要小,搬重物時,則務必讓身體盡量靠近物品,以雙腳出力,減少腰椎負重。此外,可以穿著護腰,避免肌肉拉傷,平時則可以多吃補充鈣質食物,如豆類、奶類食品、黑芝麻、櫻花蝦、小魚乾等,都會比鈣片來得好。1050918(中央社),
腸病毒已進入流行期,
,今天有多名立委質疑,
,勞工、公務員都有7天家庭照顧假,
,但公務員5天有薪、勞工卻是7天無薪,
,明顯不公,
,鍾孔炤表示已提案修性平法,
,盼讓勞工比照公務員。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天邀衛生福利部、勞動部、教育部討論腸病毒流行季相關因應配套措施。時代力量立委洪慈庸質詢時表示,
,勞動部提供的報告引用行政院主計總處去年做的人力運用調查,推估受私人僱用且有未滿12歲子女者約有167萬人,如請假並要求雇主給薪,7天的薪資負擔將增加約新台幣135.38億元。洪慈庸批評勞動部沒有站在勞工角度考量。民進黨立委鍾孔炤受訪時表示,根據民國104年調查,實際請家庭照顧假的女性僅4.5%、男性4.2%,比例很低,質疑是勞工不需要請、還是根本不敢請?鍾孔炤說,勞工享有7天家庭照顧假,遇到天災、颱風、腸病毒都可以請,目前家庭照顧假併入一年14天無薪事假,反觀公務員家庭照顧假雖也是7天,卻享有5天有薪假。鍾孔炤表示,公務員的雇主是政府,政府支付的薪資多數也來自於勞工等納稅人,同是納稅人,此政策對勞工很不公平,認為政府政策不應將勞工與公務員切割,同時呼籲勞動部別老是從雇主角度出發,應該替勞工爭取權益。為了因應可能的腸病毒疫情、颱風等無法臨時照顧孩童的情況,鍾孔炤已提案修「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0條,讓勞工比照公務員家庭照顧假規定,享有5天給薪,這項提案已獲朝野立委支持,盼能儘速修法。勞動部次長郝鳳鳴受訪時說,目前日、英等國的家庭照顧假都是「有假沒薪」,新加坡則是由雇主及政府公積金支付,德國是社會保險支應,如真的要修法,這筆錢應由誰負擔,仍須進一步研議。1050516(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