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素珠辱罵老榮民的事件,
,讓敏感的族群議題再度於台灣社會上演,
,圖為大陳義胞後人於6月14日前往板橋的台灣民政府辦公室前抗議,
,張安樂也率領中華統一促進黨舉著中共五星紅旗前往聲援。(王揚傑攝)
此次洪素珠當街辱罵老榮民,
,雖然很難得的讓藍綠兩大陣等有志一同的譴責島內撕裂族群的行為,
,但同時卻也彰顯了台灣社會對外省退伍軍人情況的各種陌生與無知。提到外省退伍老兵,似乎無論藍綠兩方的支持者,都習慣性「二分法」的方式將他們通通打成了蔣家父子統治下的「受益者」,或者是所謂中國國民黨的「忠貞黨員」。甚至,就連許多大陸的研究者與一般網友,也是把所有曾經在中華民國軍隊中服役的老一代外省人,通通都貼上了所謂「國民黨老兵」或者「抗日老兵」的標籤,其實都是一種過度簡化了歷史的行為。
盧溝橋事變爆發後,趕往前線支援的第29軍將士其實並非直接聽從蔣中正指揮的中央軍,而是馮玉祥的西北軍。(新華社)
並非全部都是「蔣家軍」老兵全部都是蔣家的追隨者嗎?只要對近代史有稍微瞭解者,都知道即便是在完成了北伐之後,不要說整個國家了,就連國民革命軍也只是在形式上完成了統一。除了蔣中正的中央軍之外,光是幾支規模較大的地方部隊就包括了馮玉祥的西北軍、閻錫山的晉綏軍、李宗仁與白崇禧的桂軍、陳濟棠的粵軍、張學良的東北軍、劉湘的川軍與龍雲的滇軍。一直到中華民國政府於1949年遷台以前,蔣中正都還沒有辦法完全將這些派系複雜的國民革命軍部隊統合於自己之下,所以又如何能夠把所有的老榮民通通都簡化為「蔣家的兵」呢?更何況,上面所包括的還只是幾支在國軍歷史上比較有名,且規模比較大的地方實力派而已,還不包括許多抗戰期間以保安團或者自衛隊名義在各地存在的基層武裝呢。另外,台灣社會無論藍綠,也都非常喜歡強調外省老兵與台籍日本兵在二戰期間隸屬於不同陣營的事實。大福佬主義者往往以此做為老榮民「不愛台灣」的證明,而大外省主義者則以此做為老一代本省人「助紂為虐」的根據。然而,這也是一種對歷史的過度簡化,因為來台灣的外省榮民當中,可能有將近三分之一在二戰期間與台籍日本兵服務於同一陣線。
許多來台灣的榮民,在抗戰期間服務的對象未必通通都是重慶的國民政府,有不少人可能也在南京國民政府的旗幟下戰鬥過,圖為汪精衛視察和平建國軍。(網路照片)
並非全部都是「抗日老兵」因為戰時幾個日軍在淪陷區內成立的幾個魁儡政府,包括滿洲國、蒙疆自治政府、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中華民國維新政府與汪精衛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都有各自的武裝部隊存在。許多戰後來台灣的老榮民,在抗戰期間可能因為生活在淪陷區而被徵兵,或者是因為受不了中共游擊隊的清算鬥爭而加入上述幾個魁儡政權的軍隊,成為了所謂的「偽軍」。當然,這些外省老兵都不是出於志願去當「偽軍」的,而且懷抱強烈中國認同的他們,也並不會像部份老一輩當過日軍的本省人一樣會誤以為自己是日本人。只是回到當時的時空背景,他們與台籍日本兵都毫無疑問是軸心國陣營的一份子。或許大多數「偽軍」並不願意將槍口指向蔣中正領導下的國軍,但是在配合日軍圍剿中共8路軍與新4軍方面,他們通常是相當積極的。甚至就如同日據時代的台灣人一樣,許多戰時居住於淪陷區的外省人,同樣也有為了躲避美軍空襲而跑警報的經驗。因此,今日台灣存在的省籍與族群衝突,與當年的外省或者本省老兵參加了哪個陣營的部隊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從許多老榮民在抗戰期間參加過「偽軍」的經驗來看,今日許多深藍與深綠支持者硬要把洪素珠辱罵老榮民的事件上綱到兩岸中國人與日本人之間的國族戰爭其實也是種不負責任的行為。而即便是沒有當過「偽軍」的老兵,也顯然不能全部都被貼上「抗日老兵」的標籤。因為有許多的外省老榮民,其實是在抗戰勝利後,甚至於政府遷台以後才加入國軍的。比方說遭到洪素珠辱罵,自稱是1950年隨父母到台灣的榮民伯伯就絕對不會是抗日老兵。因為假若這位伯伯是抗戰時就參軍的娃娃兵,那麼他沒有理由是跟著父母一起到台灣,而應該是跟著部隊。
電影《麵引子》,描寫的就是老兵被國民黨抓壯丁到台灣,並因而與老家親人分隔兩地長達40年之久的悲劇。(穀得電影)
並非全部都是國民黨的「受益者」其實除了出身於軍校,或者是擁有特種技術專長者外,絕大多數的榮民在台灣並沒有得到國民黨政府的「特別照顧」。或許在中央軍嫡系部隊服務的基層老兵還會被當成「自己人」看待,但是如果是跟著地方部隊到台灣的,可能剛跟著部隊抵達基隆港,就會被當時擔任東南行政長官的陳誠要求繳械才能下船。通常地方部隊出身的老兵,能不被長官拋棄在大陸自生自滅就已經算是十分幸運了。有人是想要來卻差點來不了,有些人則是不想來卻被部隊抓來了台灣。包括《後山日先照》、《麵引子》以及《軍中樂園》在內,戰後兩岸都有不少的戲劇與文學作品都出現過小男孩出門買醬油,就莫名其妙的被國軍拉了壯丁,送到抗日或者剿匪前線參戰,然後經歷了九死一生的沙場折磨後隨部隊撤退到台灣的劇情。這些被拉了伕的老兵,理所當然的只能是國民黨體制下的受害者,而非受益者。當然,更別提在接下來「白色恐怖」時代裡,有多少基層老兵可能只是因為懷念大陸老家而講了幾句發牢騷的話,就很有可能被羅織「匪諜罪」。這些被視為「匪諜」者,輕則入獄服刑,重則被送上刑場槍決。由於當時國家的退伍軍人制度尚未建立起來,因此許多榮民長輩離開部隊後馬上在經濟上陷入孤苦無依的狀態中,就連結婚都成了一個大問題。因此即便沒有遭受過「白色恐怖」的迫害,許多成為社會邊緣人的老兵也很容易走上極端之路。他們當中,有的人選擇找一個偏僻的地方上吊自殺,有些則可能為了「要錢、養老、玩女人」而殺人越貨。畢竟對於許多榮民而言,打仗就是他們唯一的「一技之長」。從這些曾經發生在台灣社會上的悲劇來看,老榮民得到國民黨照顧的地方顯然不多。令人感到十分諷刺的,則是國民黨在老榮民爭取「返鄉探親」權力的初期還一度扮演過「打壓者」的角色。這導致了包括何文德、夏子勛與朱文貴等「老兵返鄉探親運動」的推動者只能尋求當時才剛剛成立不久的民主進步黨協助。當時的民進黨還只是一個反抗國民黨威權統治的集合體,還並沒有提出強烈的台獨主張,吸引了不少基層榮民的支持。民進黨的外省籍創黨元老中,除了有傅正與費希平之外,也還包括「老兵返鄉探親運動」的推動者夏子勛。一直要等到民進黨於1991年10月宣佈通過《台獨黨綱》,並且為了在選舉中爭取本土選民支持而積極操作族群議題開始,外省榮民與該黨的關係才宣告破裂。老榮民成為國民黨「鐵票部隊」的原因,並不是在於他們對「黨國」有多麼愚忠,而是在於民進黨後來所擁抱的大福佬沙文主義。
2016年6月4日,中國青年軍協會青年軍高雄分會於高雄國軍英雄館聚會,參加此次聚會的老兵,都是因為參加反共戰爭失敗才被迫離開故鄉到台灣來的。(許劍虹攝)
都反對共產主義除了被俘虜後變成國軍的共軍老兵,或者是遭到強徵的榮民前輩外,大多數的老一代外省人之所以離開故土的原因,還是因為擔心遭受中共的清算鬥爭與階級迫害。換言之,無論這些外省人是否效忠兩蔣,在意識型態上又是否認同中國國民黨與中華民國,反對中國共產黨與共產主義的信仰將他們緊密的團結在一起,成為了生命共同體。關於這一點,從外省榮民在大陸的同袍、親人與朋友幾乎都在中共發起的鎮壓反革命、反右運動、大躍進與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等政治運動中遭受牽連的情況可以得到證實。因為就算是在「白色恐怖」中被扣上「匪諜」帽子者,包括孫立人將軍手下的新1軍老兵,都曾經在內戰戰場上與解放軍槍口相向,他們根本沒有任何的理由會去喜歡共產黨。另外一個獨派比較喜歡使用的案例,則是在1949年澎湖「七一三事件」中被迫從軍的山東流亡學生。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無論有多麼痛恨惡整自己的國民黨,對共產黨都是沒有好話可言的。畢竟假若當年沒有中共的叛亂,他們根本就沒有必要成為流亡學生離開山東老家。所以,今日許多民進黨支持者對外省老兵的「親共」指控其實都是沒有根據的。今天,榮民前輩們固然因為自己屬於炎黃子孫的一分子,而對1979年中共宣佈改革開放以後取得的一切經濟與外交成就有與有榮焉之感,但是他們卻還是沒有辦法原諒將自己趕出家園的毛澤東。同時,無論中共今日有多麼的強大與進步,多數的榮民前輩們也還是無法割捨他們心中對中華民國的強烈情感。畢竟台灣現在所擁有的經濟繁榮與民主成就,也是當年他們一路打拼建設的成果。
老榮民對中華民國的愛是無庸置疑的。(許劍虹攝)
都保衛與建設了台灣假若說反對共產主義的老兵還只是大部份的話,那麼參與保衛與建設台灣的老兵就毫無疑問是全部了。因為不論來台灣是否志願,也無論是否為兩蔣體制下的「受益者」,榮民們都還是從古寧頭到八二三參加了大大小小保衛台澎金馬復興基地的戰鬥。儘管美國向國軍提供的軍援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這些武器裝備終究還是要靠士兵來操縱的。台海兩岸的局勢在八二三砲戰結束後逐漸走向穩定,然而為了爭取美國的經濟援助,還是有相當數量的榮民前輩投入了包括越戰在內的海外反共戰爭。儘管國軍並沒有大規模直接參與這些軍事行動,但還是有相當數量的外省老兵為了台灣的建設而戰死在外國人的土地上。這樣偉大壯烈的犧牲,在今天的台灣還不為大多數的國人所知悉。更重要的,則是在蔣經國的領導下,退役的榮民前輩也大量的投入中橫公路與十大建設的興建工作中,成為台灣現代化的真正奠基人。今日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老百姓,無論是外省人、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還是新住民都必須要感謝這些退伍軍人當年不要命的付出,才能夠在今日民主自由的政治氛圍下,享有中上程度的生活水準。
外省老兵雖日漸凋零,但是他們從大陸帶來的文化卻已經在這塊土地上扎根,圖為2016年1月舉辦的台南眷村美食節。(黃文博攝)
都是台灣人的父母最後,則是在於當年隨政府來台灣的60萬外省老兵中,男性佔了90%以上。來到台灣的外省女性,除了少數女兵與流亡學生外,其餘都是高級將領、公務員或者知識份子的眷屬。外加根據當年中華民國政府的規定,低階的士兵須年滿40歲、士官須年滿50歲、士官長則要58歲才能退伍,因此榮民想要娶到外省太太在當時是十分困難的。因此,絕大多數的外省榮民,尤其是低階的外省榮民若想成家立業,也只能夠討本省太太。由於當時本省婦女的社會地位也不高,她們嫁給外省老兵的意願相對於外省婦女顯然是比較高的。除了閩南與客家婦女外,也有為數不少的外省老兵娶了原住民的女孩。所以從各種意義上來看,榮民的後代,也就是所謂的外省第二代其實大多有個本省籍的母親。也就是在這種外省與本省高度融合的情況下,台灣的文化逐漸走向了多元。飲食文化,如豆漿、燒餅、油條、饅頭、包子、蔥油餅、牛肉麵、紅油抄手、湖州粽子等外省菜餚,也因而上了許多台灣家庭的餐桌。只是十分諷刺的,像洪素珠這樣的極端獨派份子能夠在大街小巷上找麻煩的對象,往往也是娶了本省老婆,而且也生了台灣小孩的基層榮民,讓人看了感到十分遺憾。
武漢大空襲受害者:美國不需要為廣島道歉
來台灣的8路軍與新4軍憶抗戰歲月
唯一領到兩岸抗日紀念章的台灣老兵
更多精彩新聞在華人頻道
比起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國家,不存在武裝割據與內戰的台灣其實已經堪稱族群融合的典範,因此政治人物操弄省籍議題的行為是十分不智的。居住在台灣的老榮民,如今所期盼的,只是想好好的在這塊土地上安生立命度過餘生。無論是民進黨、共產黨還是國民黨的政治人物,可能都應該要試著去傾聽與瞭解這些長者們要的是什麼,而不是只有在有政治需要的時候才想到去利用與消費他們。(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