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評論-記者要怪自己

先談新聞,

倉儲

,一則好看、易讀的新聞,

租工商地址

,必須有故事,

美國原裝壓力褲

,有趣味,

剪切泵浦

,好讀,

台中廚具維修設計

,可以口傳,

離婚協議書範本

,講給別人聽,

室內裝修審查

,不懂的人也想聽,

木箱行

,誰不喜歡聽故事?媒體主管沒什麼學問,但他當然愛聽好聽的故事;記者端上編輯台的故事無法打動他,不用,合理;用了,才奇怪。接下來談主題元素,新聞主軸。以「環境」來說,如果記者端上檯面的素材,永遠都是公害抗爭、損害求償,偶爾涉及鄰避效應,請問讀者怎會有閱讀興趣?永遠是近似的題材,接近的劇情,頂多換個主角,無不一的行文,新聞主管一看到發稿記者的名字,大致就能意會到寫些什麼,當下的念頭,等缺稿時填版面再考慮,這合情合理。所以,問題出在記者,為什麼端不出別人想看的環境新聞?真的只有公害抗爭嗎?讀者的「抱歉」反應很正常,那是別人家的事,與我沒有關係,可看,可不看。這樣的新聞在版面競爭中落敗,很合理;如果新聞主管硬上這樣的新聞,若非私人交情,那就是頭殼有問題。公害抗爭之外,環境所涉新聞太多面向了。環境政治、環境暴力、商業牟利、集體訴訟、氣候變遷…,每個環節都是新奇的故事,不要說讀者好奇,新聞主管更是覺得新鮮,怎可能不見獵欣喜?你要他不用,怎可能?國際新聞一樣,主角決不止歐巴馬、安倍、IS…,地球超過70億人,每個人都是國際新聞的主角,為什麼只看到政界那幾個老賊面孔?而且永遠是勾心鬥角題材,溫馨面不行嗎?進步面不好嗎?問題當然出在撰稿人,當腦袋僵化,以為國際新聞就該是那模樣,連新聞主管都沒興趣,讀者哪會想看?所以,「媒體不重視國際新聞」是果,不是因。問題核心在撰稿者的資訊接收能力,如果記者認知的環境新聞只有公害抗爭,那其他多元、有趣的面向當然飄過耳際,不能接收,無感,無法擷取,當然不可能報導。如果撰稿者認知的國際新聞只有歐巴馬,其他再精采、再可讀、再有趣味的事全都無視,寫出來的國際新聞怎可能好看?所以,問題出在記者。為什麼新聞資訊接收頻率這麼窄?只鎖定單一頻率,哪麼多熱鬧、有趣的訊息全都無感?記者自己是個無趣的人,憑什麼要讀者接收無趣的新聞?又憑什麼要新聞主管選用乾材般的內容?釐清因果,記者當自強,從改造自己,從活潑腦袋做起。(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