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樣搬演老婆上錯床?

《誰家老婆上錯床》這齣荒謬情境喜鬧劇,

T恤訂製

,2月27日起將在台北市城市舞台再度以全新陣容卡司公演,

公司登記地址

,作為這齣得獎名劇的導演、翻譯、改編者,

自動捲帶包裝機

,我願在此談談當初接觸此劇的緣起,

泡泡表演

,也談談此劇的幾個華語版本。首先該說台灣觀眾並非首次接觸這齣戲,

幸福婚禮

,早在1999年初春,

全新貨架

,它已在台北國家劇院首演並作全台巡演。2000年仲春我又在香港文化中心推出粵語版本,

專業魔術表演

,2002年初春也在北京首都劇場三度製作,全都賣得滿坑滿谷。目前的台北的公演及中南部巡演,將是此劇中文版本在台的第二次製作。偶然的邂逅 在慕尼黑接觸此劇其實非常偶然。1995年八月,我去德國參加華格納百餘年前創建的「拜羅伊特樂劇節」(the Bayreuth Festival),飽享七齣華格納「樂劇」之後,駕車經過慕尼黑城,在它那舉世聞名的歌劇院Munich State Opera看了場俄國歌劇Boris Godunov的下午場,至感滿意。散場出來,無意中發現隔壁就是慕尼黑州立劇院(Munich State Theatre),當晚剛好有場演出。我對那個劇目一無所知,只曉得那是英國近代喜劇作家Ray Cooney的作品,也知道那個州立劇院頗有國際聲望,因此二話不說,買張票就去看戲。我不懂德文,對那晚的演出根本沒抱任何期望,沒想到居然從頭笑到尾,有時甚至笑到肚痛,這種現象對我這個飽看千場話劇的「戲油子」來說,可謂極端不易,也足見此劇的確有它的長處。中場休息時,我問鄰座的德國人此劇劇名是什麼意思,他以並不流利的英文指手畫腳地表達,大致的意思是「東西壞了」或「情況失控」了。我回家一查劇本目錄,發現Ray Cooney的確有個劇本叫做Out of Order,又名Whose Wife Is It Anyway?;買來一讀果然奇趣橫生編寫俱佳,當時決定把它搬上華語舞台。要說此劇不見經傳,其實有些不公平。劇作家雷.庫尼雖非劇壇泰斗,在英國當代商業劇場卻也有他的江湖地位。Out of Order雖非經典名劇,卻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倫敦西區及百老匯的走紅劇,並且榮獲1991年Laurence Olivier Award的「最佳喜劇獎」。這項倫敦地區的年度大獎等同百老匯的「東尼獎」(the “Tony” Award),因之極具國際聲望,這個劇本也因此曾在歐美各地的主要劇團公演,但對華人來說,它仍是不見經傳的冷門戲。政客會情婦 驚悚倫敦此劇的情景發生在今日的倫敦,當然也可改編成任何一個當代首都。幕啟時本劇男主角租了間旅館套房想與情婦幽會,怎知打開窗簾一看,窗台上居然有具屍體──分明是從陽台偷爬進來時,突遭滑落下來的窗戶擊中,頭頸折斷而死。男主角並非泛泛之輩,乃是執政黨在國會裡的小黨鞭,在國會開會期間溜出來與情婦幽會,而他的情婦剛好是反對黨黨魁的女祕書。如此公眾人物加上這等見不得光的醜事,當然不能讓任何人知道;情急之下,他就打電話把他的心腹助理找來,一同設法把這具屍體移走,想把它拋棄在附近公園的草叢中,然後溜之大吉。當然事情不會這樣簡單,各種人物不斷開門進房,主角與助理要在千鈞一髮之際想出各種千奇百怪的方法把這屍體隱藏遮蓋。經常進出的人物包括旅館的經理、服務生、女僕,也包括那個有身材無頭腦、見了任何雞毛蒜皮都會大驚小怪的情婦,加上情婦她那「黑道或拳師型」的丈夫,主角他那權威善妒的妻子,還有助理他那八十老母的風騷護士,已經夠糟的情景自然更形不可收拾。這齣戲的趣味,乃在目擊我們兩位男主角如何應付這群人物,如何不讓他們發現房中有具屍體;相比之下,「姦情不能見光」這項戲劇元素,反而顯的無關緊要了。這齣戲雖像缺乏深度的「鬧劇性喜劇」,但也有它的社會意義及十分生動的人物刻畫,而它的情境佈局,更是高手編劇的妙構。寫作上的難題是將上百個不可思議而荒謬絕倫的情境,寫得滴水不漏地合情合理。在這些地方,內行人士可以看出劇作家的極高才華,無怪乎它能獲致競爭劇烈的Olivier Award「最佳喜劇」榮銜了。荒謬情境劇 移師台北這齣戲分明以政客作為玩笑的對象。原著首演時,英國的政局是保守黨執政,工黨為反對黨。由於政局常變,Ray Cooney因此在劇中把「首相」、「反對黨領袖」等等名詞「非人物化」,但他建議其他的演出者都可以根據當時的政局把這些名詞具體化,在台上講出有關政客的真實姓名。我的改編本已將時地改為今日的台北。1999年首演時國民黨仍然執政,民進黨是反對黨,我的改編本因此也舉出當時台灣總統、行政院長、立法院長、經濟部長、民進黨黨魁、立法院民進黨黨鞭等政治人物的實際姓名,也曾得到極好的效果。可是等到2002年北京演出時,台灣的政局已經完全改觀,我亦因此把有關的黨名及政治人物全部更換。可是,我也願仿照Ray Cooney,向今後有意搬演這個中譯改編本的導演演員建議:劇中的政黨及政客姓名,應照當時的政治實情更改,以期取得較好的舞台效果。改編本的時地既已改成今日台北,原著中要求的那個「外帶陽台、窗戶可以上下開關移動的三星級旅館套房」,也須改為切合台北實情的場所。這倒是一個難題,因為今日台北的三星至五星級旅館,客房及套房的窗戶都是密封的,窗外也絕無陽台,而這扇窗戶與這座陽台,與本劇劇情的發展卻有極大的關連,都是絕不可少的。我在再三思索之下,最後決定把此劇發生的地點,改為一座台北新建五星級旅館的套房,而這座旅館的設計特點是營造復古風味,裡面所有的裝飾與布置都是1920年代歐美流行的Art Deco色彩,因此套房中具有可供上下開關移動的木製窗戶,窗外亦有圍繞四周的陽台。這項杜撰雖有漏洞,但卻解決了改編本邏輯上的根本問題,使它終於能夠演出了。中國文化部 感冒劇名我導戲至今已過七十齣。1998年秋季我曾略作統計,發現我的導演作品各種類型都有,僅差鬧劇一項;那時決定譯導《誰》劇,分明是要填補這個「漏洞」,也想籍此機會為我自己提供一些難得的經驗與樂趣。基於這份「放輕鬆」的心態,我也選用了本劇早年的劇名Whose Wife Is It Anyway?,將中文改編譯本定名為《誰家老婆上錯床》,充分反映劇中偷情胡鬧的要素。沒想到這個「不尋常」的劇名,居然曾為台北及香港的演出,招來大量好奇的觀眾。1999年《誰》劇在台灣演出時,雖在賣座向來很差的「冷季」,觀眾的反應卻出奇的熱烈。國家劇院十四場的兩萬多張座券竟在首演當日售罄,而平素上座率奇低的中南部巡演,居然也在增加下午場之後又告全滿,最後又在台北的國父紀念館加演兩場,造成當時舞台劇演出的最高賣座記錄。2000年香港粵語版本的演出,賣座情況亦好,文化中心劇場二十二場公演的座券,亦在首演前售罄。兩年之後製作北京版本,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大本營首都劇場作十場公演,也達到一票難求的盛況。談到2002年北京的演出,有些內情倒可寫在這裡為此文作結。當時大陸文化部對我這個劇名有些「感冒」,但又不願得罪我這個小有名氣的海外導演,因此非常委婉地跟我們商量,可否改個不那麼「葷」的劇名,我二話不說把它改成《誰家老婆進錯房》,也就順利得到准演的批文。但劇中有些台詞仍不合大陸的「善良民風」,文化部官員仍不放心,在首都劇場合成彩排時曾來看戲,然後建議了幾處象徵性的更改,我也「從善如流」地照改了。這些更動其實對演出效果沒什麼影響,這齣別緻的喜鬧劇,也就順利地面見了北京的觀眾。台二度公演 全新組合觀眾席裡有位特別貴賓,就是鼎鼎大名的「二人轉」及春晚小品大師趙本山先生。趙先生在我們北京首演前兩個月,剛在廣州主演過我這齣戲的盜版版本,他演男主角,助理一角由他的老搭檔范偉飾演,而那反對黨黨魁的女祕書則由香港豔星宮雪花擔綱,據說也賣得一票難求。他們的製作名叫《他和他的外遇》,劇名雖不同,內容則完全遵照我2001年在台北出版的《誰》劇專書,劇本台詞全抄,僅把角色名字及地點改換,也沒得到我及英國劇作家的授權。排戲期間,那個盜版的導演及製作人阿丁,曾打電話試圖溝通,被我罵了一頓。本山先生得知此事,曾來我的旅館探望致意,我也專誠宴請,飯後陪他觀賞我們首都劇場的演出。後來,我知道上海戲劇學院及上海藝術中心也曾演出此戲,劇名《亂了套》,譯本是否用了我的,也不太清楚。可見,這齣冷門戲也曾在大陸四度公演。今年台灣的二度公演,由果陀劇場製作,靳萍萍教授負責服裝設計,王世信教授設計佈景,許家盈小姐設計燈光。男女主角由屈中恆、郭子乾、胡婷婷三位影視界知名演員擔綱,加上好幾位實力派舞台劇演員助陣,相信是個充滿活力的演藝組合。希望這齣熱鬧多趣的喜鬧劇,在春節期間將給台灣觀眾再度帶來一些應有的歡樂。,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