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七夕燒「七娘亭」 傳統民俗技藝不失傳

金門的五彩「七娘亭」,

南投

,是鄉親對傳統的堅持和選擇。(李金生攝)

老匠師董成真指導小朋友製作「七娘亭」,

離婚諮詢

,完全採用自然素材。(李金生攝)

小朋友聚精會神的學習製作,

泌尿科檢查

,傳承民俗技藝的薪火。(李金生攝)

農曆七夕即將來到,

大陸商標申請

,金門地方習俗當天會火化紙紮的「七娘亭」,

精密熱風烤箱

,感謝天上的「七仙女」保佑小孩子平安長大。古崗社區發展協會特別舉辦製作教學課程,

離婚協議書

,邀請老匠師董成真指導小朋友另類勞作,

網站優化

,將洋溢古早味的民俗傳承下去。織女和牛郎在每年七夕鵲橋相會,

鋼板防鏽

,她和另6名仙女被視為小孩子的守護神,金門民俗要火化「七娘亭」和供奉胭脂花、水粉餅感謝天上「七娘媽」的庇佑,讓家中兒女平安長大。但在市場引進台灣廉價的平版印刷「七娘媽圖」,以及老師傅逐漸凋零下,傳統技藝也跟著式微。古崗社區發展協會今年承接文化部個案計畫,舉辦2梯次的「七娘亭」教學課程,邀請老匠師董成真指導來自古城國小、賢庵國小及開瑄國小的學童製作,期待為這項洋溢古典風情的民俗,傳承生生不息的人文薪火。在老師傅董成真的悉心指導下,小朋友個個都 是「小小建築師」,一整天下來從剖竹篾、搓紙繩、組合結構到用剪刀、白膠粘貼色紙,全部流程都是自己動手做,開心將純手工的「七娘亭」作品帶回家。古崗耆老董水應也應邀向小朋友介紹「七娘亭」的由來,以及金門崇拜床母與東施娘的信仰。他還以傳統閩南語的調子和唱腔,帶領小朋友吟唱「東施娘」、「一隻鳥仔」、「打鐵歌」、「偷提粿」等閩南民謠,現場古音流傳,十分有趣。古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董倫如表示,董老師傅的「七娘亭」完全採用自然素材,就連紮綁結構的小繩索,也是用日曆紙一張張搓成的,特別有古樸與傳統美感,可說是很有特色的民俗教學,未來也會嘗試指導製作多層樓閣的「七娘亭」,提供小朋友更多的學習體驗。呈現傳統竹編與糊紙工藝的「七娘亭」,製作過程繁複,包括五彩花壇、七仙女的黏土頭部、五官描繪和五彩天衣裝飾在內,每座費時2、3個小時,售價也要2、300元,比平版印刷的「七娘媽圖」貴上許多,但仍受到堅守傳統的鄉親歡迎。(中時)

小朋友自己完成「七娘亭」作品 體驗不一樣的勞作。(李金生攝)

「七娘亭」教學活動,吸引小朋友參加。(李金生攝),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