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成為「國際社會一員」,
論文 翻譯
,馬政府大動作彙編國家人權報告,
考勤軟體
,並邀請外國專家來台審查,
醫療床
,希望獲得「國際認證」。但在面對國人關心的死刑問題時,
VIP卡設計
,馬英九卻因擔心「國際觀感」,
足弓墊
,寧願曖昧以對;對台灣既有的人權問題,也毫無應對方針,彷彿人權報告問世,只是為了應付國際審查,這種官樣文章,如何對台灣的人權環境有助益?
是否維持死刑一直是道德兩難,部分人權團體對台灣的死刑政策也多所質疑,但根據《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精神,任何人的生命不得被「無理剝奪」,並未強制要求不得執行死刑。台灣存在死刑是既定事實,國家元首面對問題,既顧慮民意不願宣示廢死,又擔心影響「人權分數」不敢捍衛政策,兩面討好的曖昧態度,難獲認同。
另一方面,台灣雖然號稱「人權立國」,社會上不重視人權的案例卻處處可見,例如遊民遭學生潑糞、街友被社區居民潑水驅趕、外配及其第二代無法獲得平等尊重、同志權益遭受侵害,既然政府希望我國人權能與世界先進國家接軌,首先就應坦然陳述自身不足,而非報喜不報憂,連「加強取締酒駕」都被沾沾自喜地拿來當作維護重大人權的重大成就。
台灣過去廿年來在人權上的進步確實值得驕傲,但若真想躋身先進國家之列,就應由內而外,虛心檢視內部問題,而非靠著報告的溢美之詞,尋求先進國家「關愛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