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吸毒惹禍!宜蘭縣一位17歲吸食愷他命少年,
物料架
,只因看對方不順眼,
商標申請
,竟持刀砍死一位17歲大專生。這起吸毒少年殺人案,
海上休閒
,讓人聯想2007年台大副教授謝煥儒騎腳踏車到校,
中壢通水管
,行經馬場町河濱公園,
空壓機修理
,被染毒更生人徒手活活打死,
洗臉球 biocom
,國家就這樣平白損失一位優秀人才。類似吸毒引發的治安問題,
百洛
,每天見諸新聞報導至少10多則。毒品交易糾紛引爆的殺人案件更是駭人聽聞。今年1月15日的西門町雙屍案,
平鎮抽水肥
,凶嫌陳福祥只因懷疑被黑吃黑,設局先下手為強,大白天在西門町峨眉停車場內,槍決奪走兩條人命。同樣與毒品有關,2010年五都選戰前夕,連勝文參加台北縣副議長陳鴻源選前之夜造勢晚會,遭有毒品前科、綽號馬面的林正偉誤認槍擊頭部,驚悚駭人。行凶的馬面也是因染毒人生變調,毒品成了連續犯罪的重要原因。這些與吸毒有關的重大犯罪事件震驚各界,占據了媒體極大報導篇幅,而引發國人關注。至於其他形形色色吸毒犯罪案件更不勝枚舉,單單這幾天就發生好幾起諸如藥腳想回頭憤而絞殺藥頭、碩士高材生染毒淪為宵小等案例,已嚴重危害社會安寧。毒品為禍已是台灣社會嚴肅話題,僅管政府將毒品防制列為重點工作,但毒品種類繁多,暴利之所趨,販毒管道與手法不斷更新,毒品危害不僅有擴大之勢,吸毒人口年齡更不斷下降,校園也成了毒蟲活躍溫床。清朝官員林則徐當年掃毒禁鴉片,有感而發:「鴉片之害,甚於猛獸」。如今毒品愈來愈複雜、危害身體健康程度更嚴重,已非猛獸二字足以形容,政府必須標、本齊下,全民一起反毒,才能遏止毒品為害。在治標部分,防毒、緝毒行動必須更積極。國內4個緝毒機關法務部調查局、國防部憲兵司令部、行政院海洋巡防署及內政部警政署,應摒棄搶功各自為政心態,協力建立防制合作機制,才能有效阻斷毒品販賣網路。在緝毒作為上,警察勤務區綿密分布全國,是最前線、也是最重要緝毒者。警政署長陳國恩甫上任就掃蕩色情,展現十足魄力,掃蕩毒品更必須規畫攻勢性勤務,加強警民合作、擅用6萬多警察大軍優勢,掃毒才會有成效、提升民眾對治安信賴度。美國警察對毒品的掃蕩不遺餘力,透過有計畫性的掃蕩破壞毒品市場,直接降低區域毒品交易量,減少因毒品引發的犯罪,不但改善社區生活品質,也增加居民對警察的信賴與好感。實務上警察的緝毒線索多來自密報,這部分更需全民建立反毒意識。例如都會區公寓大廈常成了毒蟲藏身處所,住戶只要發現有可疑人士吸毒跡象,應主動舉報,全民一起反毒、共同扮演觸角,毒蟲就無法隱匿在大廈販毒、吸毒。警察掃毒執法細膩度亦須加強。例如《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已修正,持有愷他命等第三級毒品純質淨重20公克以上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藥頭為規避法令刑責,將毒品分裝小塑膠袋、香菸盒、或鞋底等,都有賴勤務落實才查得出。在治本方面,必須從小扎根、落實法治教育,徹底把毒品趕出校園。這部分需要教育部、衛福部及法務部共同合作,把反毒理念在校園扎根。青少年並不清楚毒品對於身體的傷害,需要嚴肅的教育讓學生理解,才能避免踏上錯誤的開始。但目前政府卻只是辦一些比賽、園遊會、藝人站台等熱鬧卻沒有教育功能的虛浮活動消耗預算。校園應找臨床經驗豐富醫師或曾受毒害的更生人,親身向學生講解,即使只是吸食第三級毒品愷他命,長期也會會導致膀胱嚴重萎縮,得包尿布、背尿袋上學,才能減少毒品滲入校園機會。根據調查,超過3成年輕吸毒者,第一次接觸毒品多在網咖、KTV、撞球場,甚至電影院等娛樂場所。新興藥物像一粒眠等則是青少年休閒聚會時,因好奇而嚐試,即使大學生,在同儕效應下往往也會誤信損友「吸一口不會怎樣」,實則一染毒想戒斷就困難重重。反毒教育需全民共識、參與,譬如公共場所如發現年輕學子吸毒,場所負責人與員工都有通報責任與義務,一通舉報電話,可能不只救回一個學生前程,甚至挽回一個家庭幸福。毒品氾濫,不只是台灣而是全世界共同的問題。政府這些年來掃毒已有一定績效,只是新興毒品不斷冒出,各部門緝毒、監控、戒治與預防,各個環節必須緊密相扣,加上全民一起反毒,才能畢其功於一役,打造無毒家園!毒品氾濫不但已嚴重侵蝕社會治安,長此以往台灣可能重蹈滿清鴉片危害覆轍,因煙毒而衰敗,能不慎乎!★保護自己、遠離毒品 中時電子報與你一起拒絕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