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立委蔡培慧質疑,
,每年進口300多萬噸黃豆多為基改「飼料級」黃豆,
,要求立法規範食用黃豆須「非基改」。農委會主委陳志清說,
,台灣未分飼料級、食用級,
,但允諾進行了解。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天審查「食農教育法草案」、「食農教育基本法草案」,
,陳志清受邀備詢。蔡培慧質詢時提問,
,進口黃豆「是人吃的黃豆,還是豬吃的飼料級黃豆」?她認為,市售特選黃豆「基本上是從飼料級裡挑比較漂亮的出售」。她要求,未來規範食用級的黃豆才能給人吃。陳志清說,目前黃豆「沒有分飼料級」。蔡培慧希望用法律加以規範「食用級的黃豆才能給人吃」。她反問:「如果放任人只吃飼料級黃豆,這樣健康嗎?」她還說,台灣每年進口300多萬黃豆「都是基改飼料級的」。防檢局局長張淑賢表示,進口做食品用的黃豆須經衛福部檢驗,飼料用的黃豆則由畜牧處以飼料標準進行檢驗。陳志清指出,進口做飼料用的黃豆,不能拿到市場去賣。他承諾將就進口黃豆的分級問題進行了解。1050425(中央社),
頭戴繡有國旗的斗笠,
,穿上台灣圖騰寫有大大「行」字的白色T恤,
,邊走邊發放小國旗,
,「飛躍的羚羊」紀政與希望基金會團隊,
,持續以積極參與國際健走活動的方式行銷台灣。
紀政在國內推動健走運動已12年,
,由2009年起5年以來,
,她帶著團隊與健走族走向海外,
,默默地「行」銷台灣,樂在當志工。
現在,「台灣」於將近百年歷史的「荷蘭尼米根160公里國際超級健走」、「芬蘭瓦薩大健走」等全球健走族必朝聖的國際健走活動裡,已是響亮的標誌,而台灣也是「IMF國際健走聯盟」的會員。
紀政娓娓道出行銷台灣的動機:「我在1960年羅馬奧運村被誤認為日本人那一刻,就立下為台灣發聲的志向;1963年在松山機場從父親手中接下那面伴隨至今的絲質小國旗後,我有更強烈為台灣爭光的榮譽感及責任感。」
一位參加尼米根大健走的荷蘭朋友寫信感謝紀政:「雖然我沒去過台灣,不過我從你們的身上可以看到台灣的face(臉)是美麗的。」2009年參加台灣國際健走的比利時政府環保幹部彼得:「台灣是我願意永眠的境地。」
「一個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做到頂尖,就不枉此生。『行』銷台灣,就是值得好好去做的那件事!」正因健走不但帶來健康,還能推銷台灣,希望基金會總監連錦堅以這段話來分享他親身參與國際健走的感動。
在紀政團隊眼裡,「行」這個字是用雙腳實踐的動詞,有著以台灣之名帶著希望、健康、快樂的種子,散播到世界的意涵。,
民主進步黨秘書長林錫耀今天轉述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說法表示,
,台中市第2選舉區立法委員補選雖落敗,
,但已可看出民心思變。
第8屆立委台中市第2選區缺額補選結果出爐,
,民進黨候選人陳世凱以1138票差距落敗。
林錫耀晚間在民進黨中央黨部舉行記者會,
,轉達蘇貞昌說法指出,
,感謝選民在艱難選戰中支持陳世凱,
,結果雖然不如人意、有很大遺憾,但從上次立委選舉差20%,到這次僅以1138票飲恨,已非常明顯看出民心思變。
蘇貞昌說,民進黨候選人與黨公職都體認,改變的志氣不會變,改革的列車絕對要繼續前進,民進黨未來將繼續引領改革大火,為國家、社會與人民,盡更大心力、做更大努力。
蘇貞昌除肯定陳世凱、並欣慰與感謝黨公職幹部投入輔選堅持到底意志,他還說,民進黨未來會以更謙虛、更團結、更堅持的態度推動改革,做好未來邁向執政的一切準備。
林錫耀表示,民進黨努力推動換政策與換政權目標,將結合國會制衡與公民行動力量繼續努力。
他說,不論在推動政策改變、或選舉與罷免手段,民進黨會依既有步調,一步步往前走。1020126
,
39歲林姓男子,
,冒用自己英俊弟弟的照片上網交友,
,結識一名20多歲正妹,
,林男要求正妹自拍下體、胸部等部位特寫照片給他,
,正妹事後驚覺受騙,
,提出分手,
,林男卻要脅正妹以「分手炮」換回照片,
,她依約獻身後,林男卻食髓知味以2人性愛影片恐嚇她再度嘿咻,正妹事後提告林男恐嚇、性侵。但台北地檢署依據2人的LINE對話內容,認為她與林男嘿咻時,自帶調酒及保險套,因此林男性侵部分罪證不足,只起訴林男恐嚇。(中時即時),
投資人等待週五將公布的美國7月就業報告,
,週四美股漲跌互見,
,漲跌幅介於-0.02至0.93%,
,美股四大指數於月線之上震盪整理。美股漲跌互見,
,觀察台股指數是否能守穩在月線之上,
,成交量能否重回20日均量之上,
,盤面焦點股可留意物聯網、汽車電子、工業自動化、蘋果概念股、奧運概念股、文創、高股息殖利率、暑假概念股集中元節概念股等。可由以下三個面向檢驗台股方向及強弱:1.量能:上攻量大於20日均量仍是多頭續攻關鍵。2.均線:支撐看月線至2年線,上檔壓力看5日線至9086點。3.技術指標:RSI及KD開口向下,9日K值仍大於50,短線整理。(時報資訊),
同性婚姻、死刑存廢、通姦除罪、安樂死等,
,一直都是國際進步人權的重要指標或熱門討論話題。號稱民主先進國家的台灣,
,一旦碰觸衝擊傳統價值核心的敏感議題,
,就會出現劍拔弩張、互相汙名化對方的情形,
,公民社會該有的互相尊重、理性討論,
,始終未能出現。
即使先進民主國家如法國,
,社會歷經多年宗教團體抗議、族群撕裂,
,才慢慢度過陣痛期,讓國內高達60%民眾逐漸凝聚共識,更讓法案進入國會的審議與辯論,今年4月才成為世界上第14個承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部分仍然捍衛家庭傳統價值的法國人,選擇一條尊重差異,而非歧視差異的道路。
回到台灣,支持多元成家團體原本可將「同性婚姻合法化」議題拋出來理性討論,不過又同時提出伴侶制度、多元家庭,讓議題逐漸失焦,成為反對者攻擊、汙名化的目標。反對多元成家團體到底能否區分同性婚姻、多元成家的差異性,還是只是一味的反「多人家屬」可能帶來的三妻四妾、童養媳復活?
當同性婚姻議題愈來愈失焦,台灣史上首次上演支持同性婚姻與反對同性婚姻,正面交鋒的畫面,卻是擦槍走火的肢體衝突。如同死刑存廢、通姦除罪化議題的推動過程一樣,雙方不互相傾聽對方訴求,一味的將對方妖魔化下收場。
放諸國際,台灣也應自我檢視這些指標。當全球百餘國已廢除死刑,台灣還在執行死刑;通姦未能除罪化,文化部長龍應台也坦言「與外國人聊天很尷尬」,因為台灣還有太多落後指標。當廢死、通姦除罪、安樂死因各種反對勢力而未能達成,代表政府要努力的空間還很大。
更何況,台灣已是簽署人權兩公約的國家,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機關,有責任幫助公民社會展現包容力量,採循序漸進方式,讓社會爭議性話題、且是關乎人權的幾項重要指標落實。當社會無法針對公共議題理性討論,代表社會民主還不夠成熟,又如何奢談多元成家要一步到位?,
高雄大學創建系畢業展30餘件作品駁2展出。(吳江泉攝)
高雄大學創建系畢業展30餘件作品駁2展出。(吳江泉攝)
高雄大學創建系畢業展作品。(吳江泉攝)
再普通不過的螺帽零件,
,經過國立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畢業班學生林柔先、沈玫均2人創意巧手,
,焊接組合出台灣原生種動物黑熊等3件大型燈飾藝術品,
,並藉殘缺肢體傳達重視保育觀念。其他學生創作尚有3D立體書、創意膠台等30餘件作品,
,同樣值得欣賞,
,展期自即日起至8日,
,地點在駁2藝術特區P2倉庫,
,詳細訊息可見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ukdcda/ 。高雄大學創建系定期為畢業生舉辦畢業作品展已超過10年,不僅向外界展現4年所學,也藉此爭取曝光機會,件件均是嘔心瀝血、製作超過半年的創作。今年共展出金屬工藝、木竹媒材、視覺傳達、數位影像、攝影表現、塑性媒材等6大組、超過30件作品,參加由高雄市政府所舉辦青春設計節,與他校相關學系「同行」相互觀摩。金工組林柔先、沈玫均作品「慾望下的傀儡」,利用上千顆墊片、凸頭螺帽、螺帽等扣件,以二氧化碳高溫焊接,拼湊出黑熊、梅花鹿、獼猴等3種台灣原生種動物造型的鏤空燈飾,並刻意突顯其殘肢斷掌,以傳達傳達人類社會中經濟利益、生態保育相互衝突下,動物總淪為犧牲品的無奈。沈玫均表示,工序複雜繁瑣,必須先做土模再翻模,之後逐一焊接,尤其為避免噴濺火花燙傷,必須穿戴厚重防護裝備,相當悶熱不適。辛苦自然也有代價,作品吸引不少參觀民眾注意,頻頻詢問可否開價收藏。視覺傳達組的楊綿霈、陳薏庭搭檔,挑選櫻花鉤吻鮭、巴氏銀鉤等10種台灣瀕臨絕種魚類,創作獨一無二的立體圖鑑,兩人還特別考究其習性,每頁(種)翻開的游動姿態皆不同,相當傳神寫實,已有民眾下單購買。木竹媒材組的莊德嫻,則有別於傳統神祇或忠孝節義的木雕作品,精心鑿刻出台灣特有種帝雉、橙腹樹蛙兩件創作,前者兼具存錢筒功能,實用之餘也傳達保育觀念。創建系畢業班此次創作主題「HI FIVE」,意為以肢體接觸如兩人互相擊掌,傳達歡樂、慶祝的輕鬆心情,且誠摯邀請民眾前往欣賞。(中時即時),
鑑於霧霾長期籠罩危害健康,
,北京市準備立法,
,將「霾」明文列為「氣象災害」,
,同時授權相關單位可根據氣象災害,
,採取臨時管制交通、關閉公園等因應措施。中新社報導,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今天舉行本屆第27次會議,
,審議「北京市氣象災害防治條例」草案,提到上述內容。報導指出,北京市這項條例草案的第一章提到,「本條例所稱『氣象災害』,是指暴雨、暴雪、寒潮、大風、沙塵暴、低溫、高溫、乾旱、雷電、冰雹、霜凍、大霧和霾等所造成的災害」。北京市政府法制辦公室主任劉振剛表示,中國大陸國務院條例中列舉的氣象災害類型,並沒有包括霾,原因是在制定條例當時,霧霾的問題尚未凸顯。但經過研究,當前應當將霾列為氣象災害。劉振剛並指出,天津市、河北省在氣象災害立法中,都已將霾列為氣象災害。因此,從京津冀協同治霾的角度來看,北京市有必要立法將霾列為氣象災害。這項條例草案中還提到,公安、交通等單位根據相關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可採取臨時交通管制、調整或暫停大型活動、錯峰上下班、關閉公園、停班停課、限制生產經營單位用水、用氣等因應措施。1050526(中央社),
台北捷運20年專題台北捷運公司即將滿20週年,
,日前除了在整點時間播放「生日快樂歌」,
,與民眾分享生日喜悅外,
,也與文化局合作「捷運列車進站音樂」,
,期望讓民眾學會放下手機,
,用心聽見生活。台北捷運已陪伴台北市民20年光陰,
,過去幾年來,
,每當列車要進站時,耳際總能聽見「嗶、嗶、嗶」的閘門聲與一連串急促的進站聲,時間久了,乘客也漸漸習慣了。直到今年,北捷突發奇想,決定與文化局合作,陸續推出三部曲的「捷運地景音樂」,邀請創作者李欣芸以安定的概念,搭配輕柔琴音來安撫旅客焦躁的情緒,也找來連續2年獲得金曲獎的周岳澄,改編蕭邦古典樂曲,融入旋律和聲重組、爵士風格和弦,奏出綺麗樂章。此計畫主持人袁永興曾說,捷運列車進站音樂是將聲音地景與人的城市情感連結起來,以國外為例,日本東京部分車站有特別音樂,許多都是制式聲音,因此台北捷運「算是創舉」。以淡水信義線為例,列車只要即將進站,民眾便能聽見進站音樂「旅行」,這是由音樂藝術家雷光夏利用台北意象的概念所創作。由於紅線另一端是富有歷史的淡水,另一端則通往現代感十足的101大樓,就如同從過去駛向未來,盼乘客都能感受到電影情境般的旅行氛圍。不過,聲音地景三部曲計畫實施後看法兩極,有民眾認為,捷運站內已有許多聲音,包括刷卡進站音效、車廂警示鈴、捷運進車站聲音及人聲,當各式不同聲音集結時就成了噪音,加上地景音樂只會讓旅客更心神不寧。雖然褒貶不一,但北捷為慶祝20週年大日子,無不卯足全力舉辦各式活動、推出不同紀念商品,甚至首次注重「聲音設計」的態度,讓不少參與2016世界設計之都計畫的設計師們,也感到耳目一新,畢竟設計不僅是眼睛所見,就連聽見、嗅見及觸見的,也是設計的一大學問。1050327(中央社),
菁桐天燈派出所今年3月啟用,
,民眾可付費在大型LED帷幕「播放」心願,
,原先規畫平日可播放210盞,
,孰料,
,「叫好不叫座」,
,每天僅約10盞,
,成效遠低於預期,
,多數民眾仍選擇「施放」實體天燈;負責經營的平溪魅力商圈協會表示,將提推出套票及相關活動,盼吸引民眾參與。天燈派出所外型有如大型天燈,結合瑞芳警分局平溪分駐所、旅遊資訊站、餐廳及洗手間等,提供旅客全方位資訊的複合型場域,啟用前即成為平溪當地新地標,還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其中,可播放電子天燈在玻璃帷幕,不僅創新也結合傳統,盼能將人潮帶入平溪線尾端的菁桐。電子天燈由平溪魅力商圈協會經營,平日播放7場、假日9場,每場可施放30盞、每盞150元;但自3月開幕至今,每日皆僅播放約10盞,多數民眾仍覺得要放實體天燈才「有感」,許多遊覽車載來的旅行團僅短暫停留。「拍照的人很多,但放的人很少。」負責播放電子天燈的員工白木樟說,電子天燈是當地特有特色,他都會盡量向遊客介紹,但不僅年輕觀光客不買帳,連市府推動「周二樂齡日」,65歲以上銀髮族每周二皆可免費施放天燈,結果至今仍掛蛋,「他們都說『看一看就好啦!』,怎麼說服都沒有用。」為解決困境,白木樟表示,目前商圈積極與各民間團體活動結合,無法經營散客,就從團體客開始,並透過網路等管道曝光。另外,推出套票使用券,未來將要善用空間,舉辦DIY等課程,以活動帶進人潮,提升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