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的馬雅末日預言證實了只是虛驚一場,
,且美媒報導,
,地球2040年會毀於小行星撞擊的說法也不會成真。
「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報導,
,天文學家利用位於夏威夷的雙子北座望遠鏡(Gemini North)觀測發現,
,原本認為會在2040年撞上地球的小行星2011 AG5已不再構成威脅,
,原本預料這顆小行星會以比二戰時在廣島、長崎投下的2顆原子彈加起來,大上好幾千倍的能量撞擊地球。
稍早天文學家認為,2011 AG5有1/500的機率會撞擊地球,以行星科學的標準來看這個機率高的驚人,但最新分析顯示,2011 AG5連掠過地球的機率都微乎其微。
但有許多人仍擔心小行星撞地球的情形會發生。
由前太空人負責的「B612基金會」(B612 Foundation)試圖找出可能會撞擊地球的較小小行星,他們表示,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並不擔心比2011 AG5小的小行星,但它們仍足以對地球造成重大財物損害。
B612主管舉例指出,1908年發生的通古斯加(Tunguska)隕石撞擊事件,就夷平了西伯利亞半徑50英里林木。1011225
,
源於中世紀日本的「樂燒」,
,受限低溫燒製特性,
,不論茶杯、花器均無法盛裝液體,
,欠缺實用價值,
,陶藝家陳威德花費20年改良技法,
,去年終於突破技術瓶頸,
,成功催生保有金屬光澤與特殊裂紋的樂燒,為傳統樂燒開創新貌。「樂燒好美,但無法使用,好可惜!」陳威德說,20年前接觸樂燒時,曾驚豔於它的色澤、樣式之美,但卻因為低溫燒製,造成胚體孔隙大、易滲漏,每件作品都不能被使用,「不甘心只能遠觀不能褻玩焉,我一直想要克服!」陳威德說,樂燒打從20幾年前流傳進台灣後,大部分被應用在陶藝推廣活動上,實用性的陶器創作並不太多,也漸漸被淡忘,但他在社區大學授課,看到許多學生對它又愛又恨,促使他一定要讓樂燒的美麗與實用兼具,20年不斷實驗,屢試屢敗。他回憶,曾多次在燻燒還原階段,因吸入太多濃煙而嚴重作嘔,咽喉與雙眼也嗆傷,但每每只要有一點點進展,他就忘了之前的痛。去年他突然靈光乍現,發現最大瓶頸在於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箝制了自己,決定重新上釉藥、改良胚體等,姑且一試,作品竟在高溫燒製時,出現特有的金屬光澤與釉裂。具現代陶藝風格的「樂燒」,作品釉色呈現不同於一般陶藝,同時保持金屬光澤與釉面特殊裂紋,讓許多民眾眼睛一亮;陳威德首度呈現高溫樂燒作品,即日起於十八卯茶屋展出60件茶杯、茶碗、花器。,
豬哥亮在《大稻埕》的造型曝光,
,他飾演大學教授,
,該片前導預告片中,
,他一頭灰白相間頭髮,
,穿著斯文又充滿喜感的襯衫、吊帶褲,
,在充滿「哈利波特」古典魔幻氣氛的房間中,
,盯著打瞌睡的宥勝訓話。豬哥亮對演技胸有成竹說:「絕對會讓觀眾看到一個你『生眼睛』(從來)沒看過的教授,
,把你笑死!我自己都快要笑死了!」,
中國商務部今日公告,
,加拿大邊境服務署(CBSA)昨日已公佈對原產於中國的碳鋼管產品(Certain Carbon and Alloy Steel Line Pipe)反傾銷反補貼合併調查終裁。加方裁定中國企業傾銷幅度74%-351.4%,
,補貼金額12.1-989.97元人民幣/噸。加拿大國際貿易法庭(CITT)將於2016年3月25日前完成損害調查並決定是否正式徵稅。(時報資訊),
,,
,
,
行政院經建會主委管中閔今天表示,
,「自由經濟示範區」仍在規劃,
,尚未定案,
,基隆絕對沒有被排除在自由經濟示範區外。
管中閔與交通部長葉匡時、不分區立委徐少萍,
,今天在立委謝國樑服務處,
,向基隆鄉親說明自由經濟示範區政策。
管中閔表示,
,日前發言不夠周延,他重申,基隆並未被排除在外,會中並承諾「未來基隆的事,就是中央的事」。
葉匡時也說明,對自由貿易港區業務,只要不涉及法規修正,可盡快鬆綁,各港區一併適用。自由經濟示範區納入哪些港區,仍在規劃中。
葉匡時說,基隆港西岸碼頭的都市更新計畫、東岸碼頭的浚深計畫,可帶動地方經濟,帶進國際觀光的能量。
市長張通榮認為,基隆市港合作機制成熟,兩機關若能以統合、互惠的基礎,人力、物力、技術、法規、資源可互蒙其利,以釋放更多就業機會,促成商機。
張通榮建請中央訂定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法時,務必將緊鄰港埠的縣市納入適用範圍。基隆河沿線鄰近倉儲區,可循都更程序,滿足自由經濟示範區所需用地。
基隆市議會議長黃景泰日前也公開表示,自由經濟示範區是馬總統的黃金十年計畫,希望將台灣建設為自由貿易島,沒理由將基隆港排除。
黃景泰說,港、市聯手,能興盛航運及運輸業,擴大就業機會,讓經濟起死回生。基隆港是全台首個自由貿易港區,已有10年經驗,更應該成為首自由經濟示範區。1020227
,
外交部今天表示,
,西非友邦布吉納法索國家調解使陶蕾(Alima Deborah Traore)一行4人應政府邀請,
,於6至10日訪華。外交部表示,
,這是陶蕾首度訪華,
,停留期間將拜會監察院,
,並與監察院長張博雅共同簽署「中華民國監察院與布吉納法索國家調解使公署合作協定」,以強化雙方監察機關的交流及合作。陶蕾另將拜會立法院、台北市議會、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以及參觀台北市政府1999市民當家熱線運作實況,以瞭解台灣人民及政府間爭端調解機制;並將參觀中正紀念堂、台北101大樓、國家文創禮品館、光華數位新天地、松山文創園區等文化、經濟及社會建設,以瞭解台灣發展現況。外交部表示,布吉納法索國家調解使公署是1994年5月經布國國會立法成立的獨立機關,2012年納入布國憲法架構,職掌調解人民與政府間紛爭相關業務,具有調查權、文件調閱權、糾正權、建議改革權等,功能與監察院相似,並與中華民國監察院同為「國際監察組織」(IOI)的會員。外交部指出,陶蕾具備公法及交通管理等專業背景,曾長年服務於布國民航、鐵路等領域的政府機關及民間公司,並曾任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計劃專員一職。1050307(中央社),
柯P被高房價打敗!一年前喊出要實施建築業出具無違建證明,
,以「終結」台北市的建建;不過,
,現在驗收下來,
,挑高複式夾層屋,
,不減反增,
,最新調查發現,
,台北市挑高、複層式案量的總銷金額佔全市佔比,
,已飆破30.78%大關,創下史上新高紀錄。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去年台北市政府為了遏止違法夾層屋,擬定「新增違章建築處理措施」,規定去(2015)年9月1日起取得使用執照的新房子,在辦理移轉登記過戶時,得檢附開業建築師出具三個月內有效之建築物無違章建築證明。何世昌表示,台北市是全台灣唯一推出該項措施的縣市,市長柯文哲宣稱要讓違建在北市內絕跡。而當時不少人認為,挑高、複層式建案施作二工、違法作夾層的機率較高,新規範上路後,將一棒打死挑高、複層式建案,以後恐怕沒有建商敢推這類產品;可是現在驗收下來,後續發展卻令人相當意外。據住展雜誌統計,台北市自2015年9月1日起至今年7月20日截止,這段期間內所推出的挑高(3米6)、複層式(4米2、3米)新建案可售戶數為582戶,占北市同期全體可售戶數的21.70%,比例為近年次高,大約每5戶就有1戶是挑高、複層式格局。如果換算成可售案量,則2015年9月1日起至今年7月20日截止,期間推出的挑高、複層式新建案可售案量為378億元,占北市同期案量約30.78%,更創下近年新高紀錄,甚至比次高值的19.66%(2013年9月~2014年7月)多出逾11%,何世昌分析,從各年度同期來作比較,2015年9月1日後的挑高、複層式建案新增供給戶數雖僅582戶,比前一年度減少158戶,更比上上年度銳減560戶。雖然表面上戶數減少,但卻不代表管制見效,而是因北市整體推案量驟減所致。(工商),
中信兄弟王勝偉今天搶攻本壘,
,造成獅隊捕手林志賢阻止犯規。(中時資料照片,
,黃國峰攝)
中信兄弟今天對戰統一獅的3局下,
,因為王勝偉一記從一壘搶攻本壘的動作,
,演變成獅隊捕手林志賢形成中職第1例「防撞」的判例,
,最後判決王勝偉成功拿下中信兄弟第1分。中職今年球季之前的總教練會議決定,
,本季球賽採用美國大聯盟的規則,禁止捕手在沒有持球的狀況下,故意阻擋跑者回本壘的路線;同時,禁止跑者偏離直線故意衝撞捕手。今天獅、象戰的3局下,王勝偉四壞球保送上壘時,張正偉揮出三壘線邊的二壘打,王勝偉一路開綠燈衝回本壘,遭到獅捕林志賢阻擋,變成一記爭議球。根據中職規定,這種本壘攻防戰有爭議時,球隊都能申請電視重播的輔助判決,經過裁判審視電視畫面,裁決林志賢有阻擋的動作,王勝偉成功拿下中信兄弟第1分,這也是中職史上第1個防止衝撞的判例。(中時電子報)
中時電子報運動專頁,
昨日高雄市三民區熱河二街一處神壇遭祝融,
,1名陌生男子葬身火窟,
,今日確定死者是46歲蘇姓男子。警方說,
,事發前他在附近徘徊咆哮曾被勸阻,
,家人說他無精神疾病,
,但熱衷宗教。警方初步研判,
,蘇男恐因不熟悉環境,逃生路線錯誤,才發生悲劇。至於火警原因,仍待進一步釐清。這起意外發生在昨天下午近4點,屋內婦人、媳婦及孫子三人順利脫困,不過警消重回現場,赫然在1、2樓間發現一具男性焦屍,但弔詭的是,屋主及其家人根本不認識,讓整起事件充滿謎團。(中時),
家住台東縣大武鄉山區的盧其慎,
,今年72歲,
,妻子離世後他獨自照顧癲癇兒,
,身體漸不堪負荷,
,他尋求居家醫療照護後,
,不再為了看病拿藥奔波,社福團體也主動關懷,讓他直呼暖心。衛福部中央健保署今年2月起公告「居家醫療整合計畫」,截至8月5日已有77群、共501家特約醫事機構投入,至今已照顧2679人,盧其慎與兒子宏達就是其中一例。盧其慎今天受訪時說,當初生大兒子宏達時,因妻子難產,胎兒被真空吸引出來時不慎發生腦溢血,引發癲癇、雙腳變形萎縮無法行走等問題,成多重障礙兒。盧其慎回憶,宏達出生時他才30多歲,當時他已在跑船界闖出一片天、擔任船長,月薪高達新台幣20多萬元,他笑說,在民國70幾年的年代,這薪水可不輸企業大老闆,但「錢是人賺的,家人比什麼都重要」,為了照顧宏達,他毅然決然辭掉工作,回歸上班族平淡生活。他說,過去住在高雄時因家在大馬路旁,宏達好幾次癲癇發作衝出門,險些發生意外,但整天窩在家裡也不是辦法,宏達經常一發病就撞得整個頭都是洞,讓夫妻倆整天提心吊膽、身心俱疲,於是60歲一退休,他就帶著妻兒搬到台東山區,一住就是13年。盧其慎指出,宏達在台東好水、好空氣環境下,癲癇再也沒發作,學習能力大大進步,從過去完全不會說話,到現在已能一字一句慢慢表達想法。不料,3年前盧其慎妻子因心血管剝離,性命垂危,台東醫療設備無法支應,在轉往花蓮慈濟醫院的直升機上不幸離世,照顧宏達的重擔頓時落到盧其慎一人身上,年邁的他也因膝蓋退化無法幫宏達洗澡、外出有困難,體力逐漸不堪負荷,只好轉向里長求助。「我們一點都不孤獨」盧其慎說,求助消息一出,各種社福團體、醫療資源通通主動找上門,不僅照服員每週來3次幫忙洗澡、煮飯,台東聖母醫院醫療團隊每月還會定期到家中看診、送藥,不時還有社福團體帶他們外出參加活動、送物資,讓他直呼「很感動」。台東聖母醫院居家醫療主治醫師余尚儒說,有了居家醫療,患者不必再為了小病、拿藥舟車勞頓,且醫療團隊到家中,不但能觀察患者家中飲食、生活狀況,還能及早發現患者情況、及早治療,有助從根本改善問題。不過,余尚儒也建議,健保偏鄉居家醫療應設有獨立給付制度,才能鼓勵更多有熱血的醫師投入偏鄉醫療,讓更多患者獲得完善照顧。1050817(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