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活化石板屋,
監視系統設備
,青年藝術家侯儷帆(右)設計原住民狩獵文創遊戲,
花蓮慈濟醫院附近民宿
,帶遊客體驗傳統文化。(潘建志攝)
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活化石板屋,
創意小物
,青年藝術家卡勒斯各斯.巴瑠麻(左)帶遊客DIY,
洗髮椅
,完成屬於自己的琉璃珠項鍊等原住民藝術品。(潘建志攝)
冒煙的房子會呼吸!原住民族文化園區的富谷灣區內有5座排灣族和魯凱族傳統石板屋,
RTO廢氣觸媒蓄熱式焚化爐
,為了活化屋子,
名片
,園區邀請2名原住民青年藝術創作者駐園,
台中新秘教學
,帶領遊客體驗傳統的射箭及串編活動,並經由解說導覽,讓遊客認識傳統石板屋的建築智慧。傳統排灣族和魯凱族石板屋都會在屋內升火,除了有維持屋內乾燥、保溫及驅趕蚊蟲等功效外,也代表這是間有人住的房子,「會呼吸」是活的。過去園區內的石板屋長年只當樣板讓遊客參觀,缺少人氣,園區因此邀請2名排灣族青年藝術家入駐。來自獅子鄉的侯儷帆專長設計與繪畫,尤其擅長將傳統圖騰化作創作。她將傳統原住民狩獵文化,設計成文創射箭遊戲,獵物山羌、山豬、雲豹、台灣山羊等,都成了帶有濃濃原住民風的可愛圖案,作為標靶,遊客能以特製的獵槍射擊。來自三地門鄉的卡勒斯各斯.巴瑠麻是名Pulima(手很巧的人),繼承母親的藝術天分,從小和母親學習傳統手工藝,包括編織、刺繡、珠繡、珠串等,她在石板屋內帶遊客DIY,完成屬於自己的琉璃珠項鍊等特色原住民藝術品。原住民族發展中心主任曾智勇說,這次活動希望培育有潛力的原住民青年藝術創作人才,也透過她們的創作活化石板屋,並經由解說導覽,讓遊客進到會呼吸的房子裡,親身體驗原住民的傳統空間及藝術文化。(中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