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勇於面對全球性青年失業潮

這些年來,

降低月付金

,「青年失業」已成為各國愈來愈普遍的現象,

更生清算辦法

,也是各政府的重大挑戰之一。例如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不久前公布,

寵物溝通

,成員國去年11月青年失業率(介於15歲至24歲間),

觸媒焚化爐

,整體揚升了0.2個百分點至15%,

嘉義短期看護

,儘管較2009年10月的最高峰下降了2.3個百分點,

Las Vegas Massage

,但部分國家青年失業率仍相當高,例如西班牙青年失業率達到53.5%,義大利則是43.9%。一個國家的年輕世代有將近一半都處於失業的狀態,的確是個警訊。青年失業與社會動盪、政局不穩有直接關係,陷入不安情勢的希臘,最近一次青年失業率數據,就高達49.8%。而台灣去年因經濟復甦,就業機會增多,失業率呈現下降趨勢,2014年12月的失業率為3.79%,較前年同期減少0.29個百分點,也是近14年來同期最低。但是相對而言,台灣青年的失業率超過12%,是各年齡層中最高,且為平均失業率的3倍,仍是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經濟景氣改善,就業市場回溫,「跳槽」逐漸盛行。根據人力銀行業者Yes123調查,企業及員工對今(2015)年第1季的經濟抱持樂觀看法,有68%的上班族打算在年後「跳槽」;而1111人力銀行的調查也發現,9成4的上班族計畫年後轉職。從某個角度來說,轉職風潮說明年輕世代願意走出舒適圈、接受新的磨練。這應該是一個好現象。事實上,面對目前全球化、網路資訊去疆界化、人工智慧三大趨勢所帶來的全球化市場,青年世代將不得不懷抱更開放的就業觀,尋找轉職的機會,另一個更大的挑戰則是走出台灣、以全球為職場的舞台,成為一個國際人才。畢竟競爭的速度愈快,個人的職涯選擇也必須加速度轉型。台灣人才如果要想不被邊緣化,首先就是要敢於投入戰場,讓自己進入國際舞台就會有機會,但是如果一直選擇旁觀而不投入進去,那就不必談機會了。獵豹移動執行長傅盛今年1月份參加在台北舉行的「移動互聯網兩岸年會」時公開表示,台灣人才太便宜了、價值明顯被低估;傅盛並在會中宣布,將在台灣投資1億元台幣,作為天使投資人協助台灣人創業,並且預計在今年第1季就會開始執行。此外,日前Google台灣公司宣布將與國內企業聯手展開「Google數位火星計畫」,免費培訓2,000名應屆畢業生成為「數位行銷人才」,目標是能夠爭取共170個跨13產業、60家公司的相關職位。換言之,如果有機會加入這個計畫,青年學子有很大的可能未來要在台灣以外的國家發展。在青年失業率成為各國關切議題的此時,台灣高「CP值」的勞動力,卻不斷吸引亞洲各國前來台灣尋找人才,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現象。1980年代,台灣全力發展科技代工產業,讓台灣擁有了「科技島」的地位;然而,2000年後,資訊電腦與電子科技產業紛紛外移,對勞動市場造成重大衝擊。根據統計,台灣外銷訂單在海外生產比已高達51.5%,這是台灣工作機會消失和薪資停滯成長的主要原因。有國外的獵人頭公司形容台灣宛如是高素質人力的天堂,因為工資太便宜了,人才太好用了。因此近年來,從高階經理人、技術、金融、餐飲、服務業、美術與廣告設計、網路行銷、國際業務到醫師、放射師、護士、幼教老師等等,幾乎各行各業都面臨國外公司的挖角。從宏觀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趨勢如果繼續下去,台灣遲早會面臨人才荒或甚至人力荒的問題,但這正是政府與企業要檢討、改進和努力的地方。透過調整產業結構以及企業獲利更公平地回饋給員工等方式,讓台灣的人才願意繼續留在台灣打拚,否則在這全球化的時代,人才自由流動是難以遏止的。而從微觀的角度來說,其實也只有真正具有實力的人才有機會得到比較優質的工作,否則可能陷入「廉價台勞」的危機,並不見得出國工作都會有夠好的待遇。但是不可諱言,在台灣青年失業率節節攀升的趨勢下,與其怨天尤人,青年世代何不給自己一個展翅上騰、打開眼界的機會?而機會永遠只會留給準備好的人──你準備好讓自己具有跨產業、跨國界的就業能力了嗎?,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